• <th id="gifnk"></th><button id="gifnk"><acronym id="gifnk"><u id="gifnk"></u></acronym></button>

    <em id="gifnk"><acronym id="gifnk"><u id="gifnk"></u></acronym></em>

    1. 首頁> 宣傳教育> 廉政文化> 史鑒>
      渭水三錢
      來源: 中國紀檢監察報      發布時間:2023年11月13日 17:43:50     

      中國古代蒙學教材蔚為大觀,蒙學教材不僅培養兒童識字寫字的能力、基本的文學素養,也將社會普遍認可的觀念、推崇的美德根植在兒童心中,因此從蒙學教材中,可以窺見一個時代的一般知識、思想與信仰。

      《幼學瓊林》是我國古代一部十分流行的蒙學教材,全書以對偶句的形式,介紹天文地理、花鳥魚蟲、人倫關系、生老病死等方面的內容,可以說無所不包?!队讓W瓊林》涉及大量典故,熟讀此書,既能了解典故的內容,更方便寫文章時運用這些典故,這也是此書風行的原因之一。

      《幼學瓊林》分四卷三十三目,其中“文臣”一目,介紹了不少清官廉吏,下面我們就來認識其中的幾位。

      “召伯布文王之政,嘗舍甘棠之下,后人思其遺愛,不忍伐其樹;孔明有王佐之才,嘗隱草廬之中,先主慕其令名,乃三顧其廬?!薄队讓W瓊林》全書都是這樣的對偶句,讀起來朗朗上口,方便記憶。這一句后半句說的是諸葛亮,讀者們對他的事跡已很熟悉,前半句說的是西周初期的召公。

      召公的名字是姬奭,周文王之子,因封地在召而得名召公。召公與周公共同輔佐周成王,兩人分陜而治,“自陜而東者,周公主之,自陜而西者,召公主之”,那么陜在何地呢,在今天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。

      召公將陜之西治理得井井有條,據《史記》的記載,“召公之治西方,甚得兆民和。召公巡行鄉邑,有棠樹,決獄政事其下,自侯伯至庶人,各得其所,無失職者。召公卒,而民人思召公之政,懷棠樹,不敢伐,歌詠之,作《甘棠》之詩”。召公在甘棠樹下處理政事,處理的精準到位,百姓都感到滿意。其實,召公可以在任何一棵樹下理政,偏偏甘棠樹得此榮耀,而成了一種象征,古人由甘棠樹而思召公,而念為民造福、廉潔奉公的官員。

      “項仲山潔己,飲馬投錢”,這一句說的是東漢的項仲山。

      項仲山此事出自東漢趙岐所著《三輔決錄》。何為三輔?典籍記載,“三輔者,謂主爵中尉及左、右內史。武帝改曰京兆尹、左馮翊、右扶風,共治長安城中,是為三輔?!比o既是京兆尹、左馮翊、右扶風三位官員的合稱,也指其管理的區域,即京畿地區。京畿地區,人文薈萃,《三輔決錄》就是一部講述京畿地區名人掌故的書。此書原書不存,但在如《藝文類聚》等類書中保留了一些材料,幸得這些征引之書尚存,今人可窺原書面目一二。

      《三輔決錄》提到,“安陵有項仲山,每飲馬渭水,常投三錢”。項仲山對自己要求嚴格,其馬飲渭水,也要向水中投入三枚銅錢,以償馬之所飲。后人有成語“渭水三錢”來形容一個人的高潔自守。

      如項仲山高潔者,不乏其人,東漢應劭所著《風俗通義》提及太原有一位叫郝子廉的賢士,他的生活相當清寒,“饑不得食,寒不得衣,一介不取諸人”,他到姐姐家去吃飯,默默在席子底下塞了十五錢以為飯資,那時高足家具尚未普及,人們還是席地而坐。郝子廉“每行飲水,常投一錢井中”。項仲山、郝子廉即便不投錢到水中,也不會受到他人的指責,但卻違背了自己的理想,那種久已樹立的一致性被打破,必使高尚君子陷入更深的痛苦中。

      東漢還有一位被譽為“一錢太守”的循吏劉寵,他任會稽太守時,“簡除煩苛,禁察非法,郡中大化”,離任之際,幾位白發老人前來相送,為感謝其美政,各贈百錢,劉寵拗不過老人的美意,每位老者只取一枚大錢留下。船要駛出會稽時,他將錢都拋入江中,讓它們留在了會稽。

      拋錢入江在歷史上當然不止上面提及的例子,它幾乎成了一種“原型”,錢入江中,不貪為寶,方得清廉永駐。

      中共西藏自治區紀律檢查委員會 西藏自治區監察委員會 版權所有

      備案/許可證編號:藏ICP備14000034號-1

      藏公網安備 54010202000127號

      榴莲视频污在线观看_榴莲视频黄色_榴莲视频APP污下载_榴莲视频污污版
    2. <th id="gifnk"></th><button id="gifnk"><acronym id="gifnk"><u id="gifnk"></u></acronym></button>

      <em id="gifnk"><acronym id="gifnk"><u id="gifnk"></u></acronym></em>